阅读:4474
溶氧电极zui早是由Clark(1956)发明的。它是由一透气薄膜复盖的电流型电极。DO电极可分为两类:原电池(Galvanic)型和极谱(Polargrafic)型。
一、原电池型电极
一般由贵金属,如白金、金或银构成阴极;由铅构成阳极。在电解质如KCl或醋酸铅存在下便形成PbCl2或Pb(AcO)2。原电池型电极无需外加电压。极谱(Polargrafic)型电极需要外加0.6-0.8V的极化电压。一般由贵金属,如白金或金构成阴极;由银构成阳极。极谱型电极需外加一恒定的电压0.7V。电解质参与了反应,因此,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必须补充电解质极谱型DO电极。
原电池型电极的表面要求平面光滑,其面积大小与还原电流成正比。一般直径采用5-10mm。其还原电流在28℃时为5-25μA,因此,不用专门的电子放大器便可通过串联一电位直接接到全程5或10 mV的自动电位差记录仪" >记录仪上。
二、
电极一般寿命较长,但价格较贵。输出电流相差数量级。电极响应时间一般为90S。用来测定Kla或过渡现象似乎较困难。有些电极的响应可以做到30以下。
极谱型电极的阴极表面做得很小,一般其直径在1-50μm的范围,形成的还原电流在n*,因此,需要专门的电子放大装置。阳极原电池型的阳极材料同样要求很高,纯度在99.999%以上。一般阳极作成圆筒状,其表面积需阴极面积大数十倍,这对极谱型电极容易做到,故它可以做得较小。原电池型的阳极就得大许多,才能满足这种比例要求。